改善堅尼地城行人連接之初步設計方案

改善堅尼地城行人連接之初步 設計方案
香港大學(港大)致力透過蒲飛路校園發展,改善堅尼地城與薄扶林區之間行人連接的步行暢達度。按城市規劃委員會(城規會)於2022年6月所接納之香港大學蒲飛路校園的規劃申請方案,港大將擴闊士美菲路與蒲飛路交界行人路和過路處,以及改善蒲飛路校園行人連接。

此規劃自納入項目整體設計藍圖以來持續推進,最近有關的初步 設計方案亦已獲得相關政府部門原則上支持,標誌著項目即將邁進關鍵的新里程。

本專頁旨在向社區匯報有關規劃的背景、最新進程及初步 設計方案內容,並誠邀公眾提出寶貴意見,攜手將此裨益社區的願景付諸實行。

1. 擴闊士美菲路與蒲飛路交界行人路及過路處

2. 以扶手電梯起步連接社區與蒲飛路校園

3. 遷移及重置蒲飛路休憩處

發展進程
薄扶林道與蒲飛路之間現存約60米的高低差,部分路段斜坡陡峭、行人路狹窄,或會為區內居民的日常出行帶來不便。

港大期望透過新校園的建設,同時協助社區改善港鐵堅尼地城站與薄扶林道之間的步行暢達度。
回應社區期望,納入發展規劃並持續推進

港大於2022年4月曾進行社區意見調查(網上問卷調查及工作坊),結果顯示近95%的受訪者認同社區的行人連接需要改善。為回應社區期望,港大將改善區內行人連接的工程建議,一併納入蒲飛路校園發展的整體規劃之中。


同年6月,港大向城規會匯報蒲飛路校園的規劃申請方案,當中包括改善與堅尼地城行人連接的建議,並獲得城規會及相關政府部門接納 。港大將擴闊士美菲路與蒲飛路交界行人過路處,以及改善蒲飛路校園行人連接。

為推進此項重要的社區發展,團隊的規劃及設計工作從未間斷。過去,港大積極與區內持份者共同探討不同的方案,例如就曾與中西區區議會會面,其後亦多次舉辦社區簡介會,從而更全面地了解社區對改善行人暢達度的期望。
設計方案
港大計劃透過增設扶手電梯、升降機及園景通道等多項新建設施,打造一條改善接駁的行人通道,以克服蒲飛路和薄扶林道之間的高低差距。該通道預計以堅尼地城士美菲路為起點,向上貫穿港大蒲飛路校園,最終接駁至蒲飛路及薄扶林道。

通道旨在克服兩地現有的高低差距,為公眾提供一條更便捷、直接的路徑,往來蒲飛路和薄扶林道。
推展進度
港大現正向地政總署提出地契修訂申請,以獲取道路交通改善工程及行人連接的工程發展權,並已爭取相關政府部門原則上支持。

港大預期有關法定程序完成並獲得所需許可後,項目團隊將投入詳細的設計及施工方案規劃階段,冀能早日落實這項惠及社區的改善設施。
港大代表於社區簡介會(2025年7月)中與持份者共同探討改善區內行人連接的方案。
公共行人通道改善方案網上工作坊(2022年4月30日)
港大曾於2022年4月進行網上問卷調查及工作坊,得悉社區期望港大透過新校園發展改善區內行人連接。
港大於社區活動中不時接獲有關改善行人連接方案的查詢
1. 擴寬士美菲路與蒲飛路交界行人路及過路處
為進一步提升社區的行人安全及步行環境,團隊針對士美菲路與蒲飛路交界處的現有佈局,進行了全面審視。

現況:就行人而言,該路段過路處的寬度或有不足,蒲飛路兩旁的行人路只有約1.25米與1.84米寬。於繁忙時間可能容易造成人流擠迫,影響步行暢達度。另外從駕駛者角度而言,由士美菲路左轉進入蒲飛路的視線,亦容易因現有建築受限,對橫過馬路的行人構成潛在風險。

解決方案:有鑑於此,港大經顧問團隊進行技術評估後,建議將路口南移,從而將行人路面擴闊至不少於三米的較為理想寬度,相信將能有效提升該路口的行人安全。港大亦樂見此項建議獲得相關政府部門的正面回應及原則上同意。
車輛於士美菲路左轉時,視線或較容易受建築物(紅點)所限
2. 使用扶手電梯連接士美菲路與蒲飛路校園南面入口
港大認為有效改善區內行人連接的關鍵,在於克服薄扶林道與蒲飛路之間現有約60米的高低差距。港大於規劃初期便計劃利用蒲飛路校園發展為契機,同時興建一條向公眾開放的行人通道,包括多組扶手電梯、樓梯及校園內的升降機系統以串連蒲飛路校園南面入口(新體育中心旁),讓往來堅尼地城與薄扶林區的校園使用者和公眾可以使用較直接、便捷的路徑。

根據初步設計方案,從港鐵堅尼地城A1出口步行3分鐘可到達新路徑起步位置:士美菲路鄰近明愛莫張瑞勤社區中心旁。公眾可在此乘搭新建的扶手電梯及升降機,跨越地勢高差,抵達蒲飛路校園南面入口(LG05樓層)。

行人可從LG05透過校園內的園景通道前往蒲飛路校園及薄扶林道,其設計將融合園林綠化的概念,使通道既提供行人步行徑,亦是可以休憩的空間。通道將引導行人連接至蒲飛路校園兩個出入口,分別通往蒲飛路及薄扶林道,完善區內行人連接。
往來蒲飛路與薄扶林道園景通道示意圖
1) 扶手電梯計劃設於士美菲路鄰近社區中心位置
2) 園景通道往蒲飛路方向
3) 蒲飛路出口位置
4) 園景通道往薄扶林道方向
5) 薄扶林道出口位置
3. 遷移及重置蒲飛路休憩處
為實施上述兩項改善工程(擴寬行人路和過路處以及興建扶手電梯),施工範圍將無可避免地與現有的蒲飛路休憩處部份位置重疊,因此港大建議遷移該休憩處至堅尼地城電話機房旁邊山坡位置。

重置後的休憩處將會提供相若設施,設計上亦預計會與新建的行人通道連接。此改動預計將提升休憩處的便利度與通達性,惠及更多社區人士。
現有的蒲飛路休憩處為雙層平台設計,兩級平台由一條樓梯連接。根據顧問團隊觀察其日常使用率不高。
蒲飛路休憩處重置方案公眾諮詢
港大現正就有關休憩處重置時序向公眾諮詢,並擬定了兩個方案供社區參考,即「同步拆除及重置」及「先重置後拆除」。兩個方案於整體落成時間、以及休憩設施的服務連續性上各有不同。

港大重視社區意見,現邀請公眾及社區持份者就兩個方案提供寶貴意見及建議,並透過下面的網上意見收集表提交。
方案一:同步拆除及重置
更快完成,投入使用
現有的休憩處預計可於2026年第四季起關閉並進行拆除。與此同時,新休憩處的重置工程隨即展開,預計於2027年第四季完工並開放予公眾使用。

方案一的施工時序較能配合其餘兩項建議(擴寬行人過路處及興建扶手電梯)的工程時間表。整個改善行人連接工程的總工期初步預計能縮短約一年,估計於2028年第三季全面完成(即與新校園第三期學術大樓同步完成),讓社區更早享受到多項新設施帶來的便利,並盡快恢復行人過路處的正常交通。

根據顧問團隊估計,從現有休憩處拆卸工程起計直至新休憩處重置完成的大概一年時間,相關設施將會暫停予公眾使用。

方案二:先重置後拆除

先於堅尼地城電話機房旁興建全新的休憩處,預計於2027年第四季完工並啟用後,才在2028年第一季關閉並拆除現有的舊設施。

方案二將能確保休憩處無間斷交接,於工程期間亦能持續開放予公眾使用。

不過,由於需要等待舊休憩處拆除後才能展開其他工程,預計上述兩項建議(擴寬行人路和過路處及興建扶手電梯)的完工時間亦會大幅延後。整個改善行人連接工程的總工期預計將延長約一年,估計到2029年第三季全面完成。
誠邀提供寶貴意見
為推進上述多項建議,港大期望更加深入了解社區對休憩處重置方案的意見,現邀請公眾及社區持份者在2025年11月28日(星期五)或之前,點擊下面連結或右邊圖片填寫網上意見收集表,提供寶貴意見及建議。公衆亦可將意見電郵至 pcomplex@hku.hk 。

常見問題

  • 重置後休憩處與現址相距多遠?
    港大建議將蒲飛路休憩處沿士美菲路稍作遷移,並過渡至堅尼地城電話機房旁邊山坡位置。新選址與現有休憩處位置相距約35米。
  • 重置後休憩處的面積會否減少?
    重置後的休憩處將會提供相若設施,設計上亦預計會與新建的行人通道連接。最終面積則有待進入詳細設計階段時再作規劃,需要與政府部門協商並整合社區意見後才能敲定。
  • 港大會如何減低工程期間的影響?
    港大於詳細設計階段將制定周全的施工管理方案。及後亦會嚴格要求承建商採取合適的緩解措施,盡力將可能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減至最低。

(最後更新於2025年10月8日)